紅肉蜜柚“又名“福建平和紅肉蜜柚”,是素有“天然水果罐頭”之稱的蜜柚新一代品系,是由平和琯溪蜜柚基因芽變而誕生的柚類新品種。最早是由平和縣果農林金山于1988年在自家果園發現的僅有優株,利用這棵母樹的接穗,采用無性繁殖技術,保持了母樹的優點和特性,于2000年成功地培育了無性子一代、子二代、子三代苗木。之后由福建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及平和縣農業局等組成的課題組,開始在林金山果園進行新品種的選育、保護和繁殖工作,到2005年9月25日,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一致認定其為我國柚類新品種,命名為紅肉蜜柚。經鑒定認為:紅肉蜜柚是由琯溪蜜柚芽變而來,其含有的營養成分番茄紅素和貝塔胡羅卜素,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益,從醫學上來講,可以起**作用,去除人體內的自由基,具有**作用,是一種保健營養食品。
紅肉蜜柚果實與琯溪蜜柚相近,果形倒卵圓形,縱徑橫徑比為15.5∶16;單果重1200克~2350克,平均1680克;皮色黃綠色;果肩圓尖,偏斜一邊;果頂廣平、微凹、環狀圓印不夠明顯與完整;果面因油胞較突,手感較粗;皮薄,平均厚0.7厘米~0.9厘米。囊瓣數13~17瓣,有裂瓣現象,裂瓣率54%,囊皮粉紅色;汁胞紅色,果汁豐富,風味酸甜,品質上等。2003年、2004年果實內質送檢結果,總糖8.76%,總酸0.74%,可溶性固形物11.5%,果汁率59%,汁胞呈紅色素為番茄紅素和β胡蘿卜素,含量是琯溪蜜柚的55倍和46.8倍。在福建9月中下旬成熟,比琯溪蜜柚早熟20天,在重慶10月上中旬成熟。其耐貯性、抗病性、適應性和琯溪蜜柚相似,適宜在琯溪蜜柚種植區種植(柑桔適應區域一般可種植,但冬季**氣溫不能低于零下5度),山地及排水條件較好地區較為適宜。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